-
6月03日
-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是我国古代巨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功德,赢得世人赞誉。大约公元前318年被任命为左徒,公元前314年(26岁)担任三闾大夫之职,他建议授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后因他的才能及朝廷对他的重用遭到了朝中奸佞小人的妒忌和诽谤,楚怀王相信毁谤,便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4年被放逐汉北,他非常悲愤,怜惜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所以,他写下了《离骚》、《九章》等著作。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免除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屈原的政治思想幻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公元前278年,秦国消除了楚国,屈原沉痛万分,写下《怀江》于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终身虽怀抱着崇高的抱负,活跃用世,惋惜君王不悟,群小妒贤,两次遭到放逐。但他面临君王的糊涂,无理的放逐,小人的诬蔑,大众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他虽毫无办法,但复兴楚国的期望,却一天也没有平息过,他一向对楚国还抱有一线期望,一向期盼着怀王可以觉悟。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而楚国的局势仍然非常风险。他越来越老了,关于楚国,他已丧失了期望。他把自己满腹的忧虑愤怒都写成了诗篇。他知道楚国已要消亡,但他死也要死在这片他酷爱的土地上。
屈原的文明成果很高。代表著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屈原的呈现不只标志着我国诗篇进入了一个由团体歌唱到个人首创的新时代,并且他创始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厚了诗篇的表现力为我国古代的诗篇创作拓荒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而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我国诗篇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终身作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爱祖国、爱公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力和他“可与日月争气”的品格,千百年来感化和抚育着很多中华儿女,咱们敬仰他那颗爱国之心,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为了国家能富足,他煞费苦心;为了公民能幸福生活,他费尽心机……期望咱们也能将屈原之爱国精力践行在咱们普通的工作中来,忠实党的工作,恪守法律法规!
- 谈论:(0)
- 躲藏谈论
【谈论很精彩,有内情、有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