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開發的潛力是巨大的,“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扶貧金融全球副主任Kosta Peric寫道。“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估計,僅僅在接下來的七年里,移動支付的廣泛應用將給所有新興經濟體帶來國內生產總值增加6%,總計達3.7萬億美元的改變。”
但是,支付行業的進步如何影響個人層面上做出的支付決定呢?
我和實時電子支付與銀行解決方案提供商ACI Worldwide 歐洲總經理Silvia Mensdorff-Pouilly探討了技術和支付的演變。她認為這個行業需要謹記簡單至上:
“圍繞金融科技的炒作很多,我們這些‘支付極客們’不斷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讓支付變得更加有趣、更富有活力,但最終還是要歸結到這一點……就是‘能用’,這是最重要的。我一直記得一句經典言論是:‘無趣不是支付中存在的一個bug,而是一個特性。’無趣的支付是能用的起來的支付!無論我們做什么基本任務,支付都必須嵌入流程中。”
是什么決定了我們今天的支付方式?正如Mensdorff-Pouilly所解釋的:
“如何支付必須由消費者決定。在歐盟支付服務修訂法案第二版推行后的開放銀行和支付行業,以及邁向物聯網支付的世界中,這一點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你想如何進行支付?
我們的支付決策反映了我們的文化、可用的選擇以及我們自己。
文化
支付行為因地域而異。支付體驗取決于我們所處的地點。只要跨越了一個市場的地域界限就會有很大的變化,如果是在跨越大洲大洋的市場,那幾乎是一切都不同了。下面舉幾個例子:
瑞典: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每10個瑞典人中就有6個使用過一款名為“Swish”的智能手機APP,這款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現金交易。Swish是一款C2C點對點轉賬應用程序。Etienne Brunet評論說:“Swish是在一個有統一和可信支付基礎設施(BankID)和單一貨幣(瑞典克朗)的國家打造的。”在瑞典以外,Swish無法使用。
中國香港:
盡管全球的移動支付都在增長,但目前的消費習慣有時也很難改變。香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盡管香港居民迅速接受了智能手機,但在支付方面,很多人還是堅守他們的習慣。八達通自1997年推出實體支付卡以來,一直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這種儲值卡可用于2萬多個商家消費,包括便利店、餐館以及公共交通。約97%的香港居民持有八達通卡。
移動支付在香港的市場份額相對很小。路透社今年8月的一篇報道稱: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7月份發布的一項調查發現,使用最廣泛的移動支付方式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但分別只有22%和19%的受訪者使用這兩種支付方式,而9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八達通卡。其中,不熟悉和擔心數據泄露是消費者不采用新的移動支付系統最常見的原因。
相比之下,中國內地市場改變行為則非常迅速?!督鹑跁r報》報道了中國移動支付爆炸性的增長:
“普華永道的研究顯示,2017年全球近一半的數字支付是通過支付寶和微信等APP來實現的。”
這些先進的APP集成了社交、電子商務和支付功能,人們可以同時管理他們的財務和社會生活。螞蟻金服副總裁陳雷(Ray Chan)表示,千禧一代對消費及其他方面新習慣的迅速接受推動了公司的成功,他告訴《金融時報》:
“當我們考慮開發新產品時,我們會為這個時代而創造。在這個時代,年輕人已經成為我們社會的主要推動力。”
非洲:
移動在非洲支付領域占據主導地位。正如Kosta Peric所指出的:
“西非經濟與貨幣聯盟(WAEMU)的八個國家正在建立一個可共同操作的系統,將1.1億人與125多家銀行、數十家電子貨幣發行商和600多家小額融資機構聯系起來。”
Martha Mghendi-Fisher身兼African Women in FinTech & Payments (AWFP)和European Women in Payments Network (EWPN)兩個組織的創始人。我向她提出了移動支付的互操作性是否是未來之路的問題:
“從非洲來看,移動支付仍將是主要的支付方式。我認為WAEMU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他們正在試圖縮小差距,建立一個能共同操作的系統,但實際上,他們還任重而道遠。我是肯尼亞人,這一切開始的時候我就在肯尼亞。2007年推出的M-Pesa服務(肯尼亞移動運營商Safaricom推出的手機銀行業務)切實地改變了人們對移動支付的認識,M-Pesa在東非已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現在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獲得金融服務。
“事實是,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規定和不同的運營方式。從貨幣文化的角度來看,肯尼亞人看待金錢的方式與尼日利亞人看待金錢的方式不同。這個問題涉及到所開發的產品以及支持產品的方式。
“共同操作性對未來很重要,但對今天來說,移動最重要。在非洲,有很多移動貨幣運營商——主要是電信運營商——但M-Pesa仍然是最大的移動支付運營商。由于這項技術是基于短信系統的,所以一個商人連智能手機都不需要,就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完成生意。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越多,人們的生活就會越好。獲得信貸的便利度一直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但現在你只要發送一條短信,就會拿到錢!我個人主張進行金融教育——這既有利于經濟發展,也有助于減輕貧困。”
支付行業的構成因環境而異。
我們的支付體驗會間接地受到特定的社會固有的態度、習慣和觀念的影響。
倫敦的支付顧問StanleySkoglund這樣描述了他的經歷:
“我在瑞典長大,斯堪的納維亞的社會有著更高的寬容度。但在我所移居的英國卻不是這樣。從我在Visa International倫敦辦事處擔任高級副總裁的經歷來說,我意識到自己是多么幸運地得到了相對自由的養育,但我也意識到,那些比我運氣差得多的人是多么不幸。壓制自己的本性就是愚蠢。如果你必須要強行調整自己去順應不適合的社會,這對自身、對公司、對生意都不好。無論如何,我將繼續投入精力來幫助我們的行業實現機會平等和同工同酬的目標。”
“在支付行業和所有行業里,多樣性和包容性很重要,因為它們會影響到收益。學術研究表明,多元化的公司往往業績更好。安永最近的一份報告《Diversity — Is It Good for Business?(多元化——對生意有益嗎?)》把這一點解釋得很好。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雇傭多元化的人才群體也很重要。”
選擇
技術和人口結構也在改變支付世界。新出現的金融科技初創企業正在對現有平臺施加壓力,同時全球各地的支付收費也在下降。例如,在加拿大,國際貨幣轉賬不僅手續復雜還不可靠,而且費用高達近50美元。但我所用的銀行現在可以使用在線工具以不到15美元的價格就把錢轉到歐洲,而且轉賬速度更快。
這對正在預訂加拿大度假安排的我來說這是個好消息。但實際上,世界各地有數億的窮人,對他們而言50美元和15美元的區別是巨大的:例如,要把錢寄回家貼補家用的外來務工人員,或者賣出農作物等待收款的農民。支付行業的變化意味著他們能夠保留住更多的收入。
還有一些有趣的人口趨勢。加拿大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技術研究主管Duncan Stewart, CFA指出,在18至36歲的千禧一代中,支付方式的選擇會因交易規模和價值而有所不同。
“這些年輕人每天使用手機支付咖啡或餐館賬單等小額交易:對他們來說,手機就是新錢包。但是,當他們考慮、計劃和預訂金額較大的交易,比如出境度假時,他們通常會把支付技術從手機轉移到筆記本電腦上來完成。當需要轉賬數千美元用于支付機票、酒店或珠寶等商品消費時,他們更喜歡通過個人電腦更大的屏幕和更精確的鍵盤操作來完成。如果涉及到更昂貴的消費項目,如汽車或公寓,他們仍然會去銀行分期付款。有趣的是,盡管北美和歐洲各國對移動支付的使用有很大差異,但是這種從移動支付向個人電腦的轉移情況各國皆同。”
支付行為因個性而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不同的用戶個性對支付行業提出了多樣性的要求。Skoglund解釋說:
“支付本身具有社會因素(例如點對點交易),我們需要不同的信息來設計相關的解決方案,同時需要相關的創新視角。如今的千禧一代并不像老一輩人那樣堅守陳舊觀念——他們期望多樣性和擇優而用。在支付和金融科技領域,行業格局正在迅速變化。在去年《福布斯》雜志發表的文章‘千禧一代正在推動這三個行業的多樣化’(Millennials are pushing for diversity in these 3 industries.’)中,支付行業就是其中之一。’
“創新有很多,為了弄清趨勢,我們需要清晰地了解用戶到底想要什么。”
用戶想要什么?
我們今天的支付決定取決于我們在支付選擇、設備和相關費用方面做出的選擇。這些因素因地理區域和文化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在其他一切等同的情況下,決定如何支付是自我的反映——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可以自由地表達個人的支付偏好。
我的支付行為可以基于許多因素,包括我在交易時的心情,我想要顯得時尚或與我的同齡人保持一致的愿望,或者我在支付費用方面的價值觀。世界是由有著不同偏好的各種用戶個性組成的。